首页>演讲嘉宾> 吴蓓丽(Beili Wu)更新时间:2016-03-17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Beili Wu)照片

吴蓓丽(Beili Wu)简历

吴蓓丽,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于2006年获清华大学生物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从2007年至2011年,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进行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2011年,全职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现任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组长、上海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吴蓓丽从事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多年,通过测定蛋白质分子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目前,主要针对G蛋白偶联受体(GPCR)开展结构生物学研究,以期揭示不同GPCR蛋白对细胞外信号分子的特异性识别机制,以及将信号向下游传递的特异性传导机制,并为靶向GPCR的药物研发提供线索和依据。已在上海药物所成功建立了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平台,并在多种重要GPCR蛋白的结构测定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教育经历 :09/01/1997– 07/31/2001,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09/01/2001– 07/31/2006, 清华大学,博士;工作经历:04/01/2007– 07/18/2011, 美国Scripps研究所,博士后;07/19/2011–至今,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12/01/2012–至今, 上海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研究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GPCR高分辨率晶体结构解析;2.GPCR三维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3.基于GPCR结构的药物设计与研发。近期及未来研究方向:针对重要的GPCR蛋白开展晶体结构测定工作,为新配体发现提供结构依据,深入研究GPCR介导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为相关功能研究提供新线索。

出席会议历程

2016-03-17
  • 2016年皇后镇分子生物学(上海)会议

    地点:上海

    皇后镇分子生物学会议(Queenstown Molecular Biology Meetings)是国际知名的品牌学术论坛,长期以来吸引了无数科学家、研究生和创新创业人士的参加,加上与之同步举行的药物筛选新技术研讨会将为国内在新药发现领域从事研究、开发、投资和并购的专业人员提供最新的动态信息和广泛的交流平台。

    报名截止

相关嘉宾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elbourne, AustraliaProfessorDaniel Hoyer照片

Daniel Hoyer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elbourne, Australia
Professor

复旦大学药学院副院长侯爱君(Ai-Jun Hou)照片

侯爱君(Ai-Jun Hou)
复旦大学药学院
副院长

新加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院长洪万进(Wanjin Hong)照片

洪万进(Wanjin Hong)
新加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
院长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Lower Hutt, NewScience Team LeaderSimon Hinkley照片

Simon Hinkley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Lower Hutt, New
Science Team Leader

University of Auckland, Auckland, New ZealandProfessorDebbie Hay照片

Debbie Hay
University of Auckland, Auckland, New Zealand
Professor

扫一扫 把嘉宾放进口袋里

嘉宾搜索

热门嘉宾

毛大庆

毛大庆 优客工场
创始人/董事长

吴晓波

吴晓波 吴晓波频道
创始人

倪光南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
院士